中秋節(jié),也稱“賞月節(jié)”。
《開元天寶遺事》記錄了一件可愛的事,是年八月十五,有兩人在皇宮值班,燭光點(diǎn)起,酒菜俱全,正要對飲。
月亮一點(diǎn)點(diǎn)從高樓身后爬上來,圓得夸張,長天無云,直直灑下,如白晝一般。其中一人說:“清光可愛,何用燈燭!”好一個撤去燈燭,此夜唯剩銀河耿耿,皓月澄澄。
一直以來,抬頭一望的明亮,使黑夜溫柔。而被月色俘虜?shù)娜藗儯舶言庐?dāng)做寄托。
有“我寄愁心與明月,隨風(fēng)直到夜郎西”的思友,有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時”的寬懷,更有“但愿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”的掛念。月都是人們愛之、思之、念之、撫慰之所在。
古人言:“此夜若無月,一年虛度秋?!睕]有月的中秋,不值得。對于許多的今人而言,這是一個沒有團(tuán)圓、熱鬧、親近的中秋,是落寞的月夜。
可是“何處春江無月明”。
蘇州人的石湖有個行春橋下,行春橋下九個洞,月光初照,其影如串;網(wǎng)師園里有個“月到風(fēng)來亭”,月亮爬上飛檐,耳邊昆曲咿咿呀呀傳來。
在杭州,有西湖賞月。“平湖秋月”最開闊,銀光如泄,如蒙上一層絲滑的面紗;其外還有“三潭印月”“月巖望月”的奇景。
就連無人知曉的廬山牯牛嶺上,也有月照松林......
所以無須像1000年前的蘇東坡向上天發(fā)問:“明月幾時有,把酒問青天?”此時今夜,無論你在何處,歸家、遠(yuǎn)方,休息、還是加班,頭頂上都會有一輪明月。
它照耀著此岸的你 ,也照耀著彼岸的親愛的人。
今日中秋,只要你抬抬頭看看月亮,我們也算是一起團(tuán)圓。